这支部队的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主任都是上将,参谋长是中将,而军长则是一名少将。
1928年5月25日,我们党的军队正式改名为红军。
在历史上,红军总共拥有过35个不同的部队编号。
1955年,在新中国首次大规模授衔仪式上,曾经担任过红军军长的开国将领们获得了不同的军衔。其中,几乎所有的十大元帅都曾担任过红军军长。另外,还有些人被授予了大将军衔,比如徐海东、张云逸、王树声等。许世友、宋时轮、张宗逊、陈再道、阎红彦等人则获得了上将军衔。还有一些人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例如程世才、詹才芳等。
在红军时期,大多数担任军长或更高职位的将领都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少数人则被授予中将军衔。还有一些红军军长因为离开了军队而没有被授予任何军衔,例如罗贵波。
换句话说,要是红军的军长们在1955年的授衔活动中参与其中,他们的军衔大多会是中将或者更高。
竟然有个军长,只当了少将军。
这个军长就是红27军的军长贺晋年。
红27军
红军的历史中有两个第27军。
1932年10月2日,鄂豫皖苏区在湖北省英山县(原属安徽省)金家铺,由红27师第79团和皖西北地方武装组建了红军第27军。
刘士奇曾任军长,但在1933年不幸牺牲。郭述申担任政委,但没有被授予军衔。吴宝财担任副军长,而江求顺则是政治部主任,不过他在1934年也牺牲了。
1932年11月底,鄂豫皖苏区的红27军被重新编入红25军和红28军,原有的番号被取消。
还有一个是陕北的红军27军。
1935年末,陕北独立师变更为红军第27军,那时没有设立军部,直接管辖84师,师长是杨琪(1936年去世),政治委员张达志(后来成为中将),参谋长朱子修(没有获得军衔)。
该单位下设1团、2团和3团。1团团长是贺晋年,政委是马佩勋(未获得军衔);2团团长是郭玉人(已牺牲),政委是马万里(未获得军衔);3团团长是王兆相(开国少将),政委是杨文谟(未获得军衔)。
9月,陕北的红27军、红25军和红26军合并,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团。
红军第二十五军变成了第七十五师,第二十六军变成了第七十八师,第二十七军变成了第八十一师。
徐海东担任军团长(他是开国大将),程子华担任政委(他没有授衔),刘子丹担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他在1936年牺牲了),高岗担任政治部主任(他也未授衔);75师的师长是张绍东(他在1938年叛变投敌);78师的师长是杨森(他在1936年牺牲);81师的师长是贺晋年。
1937年1月,红81师和陕北、关中的两个地方团合并,组成了红27军。
那时的军长是贺晋年,政委是开国少将李赤然,参谋长为李寿轩,政治部主任则是李志民。
一个月之后,组织安排李赤然到红军大学第二期学习。27军政委的职位由王平接替。
红27军的领导团队包括贺晋年、王平、李寿轩和李志民。
政治工作负责人。
王平政委是湖北阳新人,他出生于1907年,1930年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在同一年成为了共产党员。
他曾担任红军第三军团第三师教导大队的政治委员,第六师第十六团政治处主任,第四师第十一团政治委员,陕甘支队第二纵队第十一大队政治委员,以及红军第一军团第四师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科长。
在抗日战争期间,王平曾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委、冀中军区政委以及冀晋军区政委等重要职务。
在解放战争期间,王平在华北地区工作过,担任过北岳军区司令员和察哈尔军区司令员。
1955年,时任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的王平同志被授予上将军衔。
03、参谋长
李寿轩是湖南邵东人,1906年出生。1926年夏天,他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并参与了北伐战争。
1928年7月,他参与了平江起义,并加入了红军队伍,同年成为了共产党员。
他先后担任过红5军第5纵队第12大队的中队长和大队长,后来又担任了红三军团第5军第3师第9团团长,以及第5军第1师第2团团长,最后担任了红三军团第4师的营长。
1933年7月至12月,担任红三军团第6师第18团团长,第6师第16团团长,中革军委警卫营营长,以及红十五军团第81师参谋长等职。
在抗日战争期间,李寿轩曾担任八路军第129师决死第3纵队副司令员以及太行军区第3军分区司令员,后来又成为八路军总部教育科科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他被调往东北地区,先后担任松江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副司令员及铁道兵团参谋长等要职。1955年,作为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的李寿轩,荣获中将军衔。
四、政治工作负责人
李志民是湖南浏阳人,生于1906年。
1927年加入党组织,先后担任过红5军第2纵队7大队4中队的党代表,军部随营学校的中共支部书记,特务大队的副政委,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大队的政委,红2师第7团的政委,红2师政治部主任,红3军团教导营的政委和卫生部政委,陕甘支队第3纵队政治保卫分局2科的科长,红一军团第4师政治部组织科的科长和第11团的政委等职务。
后来,在抗日战争期间,李志民还曾担任过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的副政委以及冀中军区的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的职务。
在解放战争期间,李志民先后担任了晋察冀野战军第2纵队的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20兵团政治部的主任,以及第19兵团的政治委员等重要职务。
1955年,李志民同志当时担任志愿军政委,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王平和李志民获得上将军衔,李寿轩获得中将军衔,这些都实至名归,大家都没有异议。
功绩卓著
最引人争议的是军长贺晋年。
贺晋年,1910年10月1日出生在陕西省安定县(现子长县)的贺家湾村。
1928年2月,贺晋年加入了党组织,协助谢子长在宁夏进行兵运工作。1932年5月,他又跟随谢子长参加了绥德起义。
起义成立了陕甘红军游击队,谢子长担任总指挥,贺晋年则是三支队骑兵大队的副队长。
1934年夏天,陕北的红军游击队成立了一个指挥部,谢子长担任总指挥,贺晋年担任参谋长。
没过多久,谢子长转任红26军42师的政治委员,而贺晋年则接过了游击队总指挥的重任。
同年九月,陕北的游击队改组成了陕北独立师,贺晋年担任独立师第一团的团长。
1935年1月,这支部队重组为红27军84师1团,贺晋年担任团长一职。
贺晋年算是陕北的开创者之一。
红十五军团成立以后,贺晋年被任命为81师的师长。
在红15军团里,贺晋年打仗出了名的不要命,勇猛无比。在劳山战役中,贺晋年带领81师阻击增援的敌人,战斗非常激烈。
贺晋年急了,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就冲了上去,为劳山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当时,军中的人都叫他“贺疯子”!
在榆林桥战役、直罗镇战斗以及东征、西征战役中,贺晋年都表现得异常英勇,立下了许多显赫战功。
红27军重建后,他担任军长,这是众望所归。
抗日战争开始后,红27军又一次解散,贺晋年留在后方,担任警备1团团长,并兼任三边地区的警卫司令,负责安边、定边和靖边的保卫工作。
1941年,贺晋年担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部队警卫第三旅的旅长,并继续担任三边地区的警卫司令。
贺晋年的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时期是在解放战争中。
1946年3月,抗战胜利后,贺晋年被任命为合江军区司令。
1947年5月,贺晋年接任了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的司令员职务,后来又成为了第7纵队的副司令员,当时的司令员是邓华。
1948年3月,贺晋年被任命为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的司令员。
东北野战军的第11纵队是一支非常出色的部队。
在5月25日那天,11纵队对隆化发起了进攻。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位人人皆知的英雄人物。他就是来自11纵队32师96团6连6班的班长董存瑞。
在第11纵队里,有一位特别的战斗英雄,她是解放军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特等战斗英雄郭俊卿。
在辽沈战役中,贺晋年带领11纵队参加了著名的塔山狙击战。他和4纵队一起坚守塔山六天六夜,消灭了6000多名敌人,牢牢守住塔山,为攻克锦州乃至整个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随后,贺晋年带领第11纵队和第4纵队的东北先遣兵团率先进入关内,参与平津战役。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11纵队改称为48军,由贺晋年担任军长。
贺晋年担任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的第二副司令员,同时也是48军的军长。
贺晋年受命南征,一路打到了江西和广东。特别是在赣南的战斗中,48军势如破竹,成功切断了敌人逃往广州的路线。
赣南战役结束后,贺晋年担任了赣南军区的司令员,继续专心致志地进行剿匪工作,彻底清除了江西的土匪问题。这其中也包括了毛泽东特别痛恨的井冈山土匪肖家璧,他是被48军142师(师长欧治富、政委谢堂忠)捕获的。
1950年5月,贺晋年被调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后来他还兼任了防空部队、卫戍部队、装甲部队的司令员等职位。
06、被遗忘的将军宝藏
1952年,军队评级时,贺晋年担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是42个副兵团级将领之一。
1955年,开国大授衔,42个副兵团级将领中,有19人被授予上将军衔,2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还有1人被授予少将军衔。
很遗憾,贺晋年是唯一一个被授予少将军衔的副兵团级将领。
资历老、战绩多的贺晋年是陕北红军的代表人物,原本完全可以被授予上将军衔。
贺晋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后,为了给陕北红军增加一位上将代表,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阎红彦临时担任了成都军区第一副政委,并因此获得了上将军衔。
其实,当初给贺晋年授衔时,原本打算授予他大校军衔。
最后贺龙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他授予了少将军衔。
贺晋年是众多开国少将中唯一的副兵团级军官,无论从资历还是战功来看,他都是最杰出的一位少将。
没能得到原本应该属于他的上将军衔,这件事成了贺晋年一生中永远的痛。
所以他只在授衔那天穿了一次少将的礼服。
广瑞网配资-软件股票排名-专业配资论坛-炒股票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